刘诚宇有个响亮的绰号——大白,乍一看去,皮肤确实细嫩。但在足球场上,之于他的对手,“大白”可不是省油的灯。而相比朱鹏宇出自校园足球结合职业俱乐部梯队的模式,刘诚宇几乎是由体校制培养。也正因此,有很多人认为,刘诚宇是上海青训领域数年难一遇的人才。
在很小的时候,大约七八年前,刘诚宇就荣膺上海市静安区十佳运动员。还没成年,在上海的青训地盘,他的名声已经十分响亮。但刘诚宇并非是上海人,原籍是盐城市响水县。“我两岁就随家人来到上海了,按现在的说法,是在静安,但以前是算作闸北。”刘诚宇后来向记者证实。某种程度来讲,他属于新型上海人。
但实际上,直到前几年,申花才把刘诚宇从静安体校签下,据说以前他还在江阴一中体校部练过球。“他在同年龄段太突出了。所以我刚接手球队时,也很注意对刘诚宇的培养侧重点与方向。”刘诚宇的伯乐之一,也是前申花U19主教练叶张根说。“实际上,俱乐部现在也会对他进行一定的评估,包括能够达到什么高度。对于这样有特点的球员,我们会有定向培养。”
与朱鹏宇不同,刘诚宇从一开始就被定义为中锋苗子。特别是在上海,这种类型更不多见。“其实在他15、16岁的时候,他的身高和对抗就已经是比较出众。过去我也带过几个年龄段球员,但像他这样的中锋还很罕见。”然而,让叶张根欣慰的不只是刘诚宇的“硬件”,还有他的“软件”:“他是一位很有想法的球员,包括对自己的职业规划,还有目标都很明确。”在申花05年龄段之中,叶张根并不认为刘诚宇算是“活泼型”,但后者的心思颇为缜密:“可能每个人的表达方式不太一样,刘诚宇更多是想要在场上证明自己的想法。”
也正因此,当最初接手申花05梯队时,叶张根还是有一些重任在肩。“我们对于刘诚宇的培养方向,是要在风格上尝试一些新的东西。”过去数年,本土中锋大多数是朝着柱式中锋模板发展,比如做球、反跑,然后前插。但对于刘诚宇,上海很多教练最初的认识,是他的游动性更强、灵活性更大。“他和那种传统的柱式中锋还是有区别的,其实我们在培养他时,也是希望他在场上踢球方式更多样化一些。比如去前插边后卫的身后,或者利用好两名中后卫的空间。”
而实际上,目前在国青队,久尔杰维奇让刘诚宇训练最多的,也是跑位。包括跑哪个位置,如何去跑,如何抢点。“最初在申花青年队教给他这些东西时,他也不是非常明白,有过几次试验,感觉也不太好。但刘诚宇是一位学习能力很强的球员,他会在私底下找教练,探讨场上专业知识,然后也喜欢看比赛录像,再从训练和比赛中不断改变自己。”叶张根回忆道。也正因此,在进入申花一线队,并在去年跟随国青队南征北战后,他对刘诚宇最深刻的印象,就是“踢球方式方法更加合理,或者说是更有智慧,球商也在不断提高”。
而在带他3年的时间里,叶张根对于刘诚宇最深刻的感受,还是踢球的自信心。其实,“大白”在陌生人面前并不健谈,“他刚来申花队的时候,自信心并不是很强。来到一个陌生环境,又赶上了两支队伍合并,又有新的教练带他,以往比较习惯的踢球方式肯定要有所改变。”但正如前文所述,刘诚宇的学习能力和适应力非常突出,某种程度来讲,这也是他最近一两年飞速发展的一个原因。
不过在叶张根来看,U20亚洲杯只是刘诚宇的一个起点,他会经常找到爱徒谈心。“中国球员在关注度很高的情况下,容易自身把握不住,可能就会有些偏差。所以,还是脚踏实地,一步一步走好。”叶张根认为,至少在23岁参加奥运会预选赛之前,刘诚宇还需要一两次进阶的过程。“未来几年对他来说还是比较关键,特别是回到俱乐部以后,职业联赛和青少年比赛的性质还是不一样的。所以,他仍需要在进阶的过程中寻求更多提高。我也经常和他交流,要把姿态放低一点,让心态更平和一些,未来还是得要一步一步走好。”
相关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