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球场上没有高墙。
美国人普利希奇助攻,墨西哥人希门尼斯进球,很多人相信足球是弥合分裂主义的工具,在当下的时点上,这样的画面极具象征意义。这是意甲历史上的第一次“美墨连线”,而在圣地亚哥·希门尼斯之前,在亚平宁顶级联赛中破门的墨西哥球员,只有前那不勒斯边锋洛萨诺和热那亚中卫巴斯克斯两位。
“Golazo bárbaro!”
在希门尼斯的祖国,ESPN的解说员如此喊道。“golazo”意即精彩进球,“bárbaro”本来是野蛮残暴之意,但两者连在一起就是“惊世神仙球”。听起来有些夸张,可希门尼斯毕竟是“三色军团”的主力中锋,对于他的意大利之旅,墨西哥人有着相当高的期待。
有一说一,希门尼斯的进球确实够“bárbaro”,够蛮横不讲理。米兰后场送出长传,希门尼斯扛住戈利奇泽,让插上的普利希奇能够领球前进;待到美国人巧妙送出直塞,已经就位的墨西哥人停球后顺势一扣,轻松晃过回追的格鲁吉亚中卫,随后左脚轰出弧线球。《米兰体育报》如此评价:希门尼斯将皮球踢向的角落,只有少数门将能够抵达,巴斯克斯不是其中之一。
希门尼斯加盟米兰,接过的是莫拉塔的位置和号码。他很难像前任一样串联起全队的进攻,甚至不如亚伯拉罕那样慷慨,但他具备纯血射手的冷酷,能够心安理得地享受专心进球的特权,对于一名豪门主力中锋来说,这大概才是最关键的素质。
此前,卡斯泰拉尼球场见证过两名曾经的世界级前锋收获红黑处子球:2005-06赛季的维耶里,还在近乎绝望地试图搭上世界杯的末班车;2014-15赛季的托雷斯,与教练席上的另一位9号在黑暗中挣扎。客战恩波利之后,维耶里和托雷斯在米兰都未能再有斩获,而年轻的希门尼斯不会就此止步。
有媒体将希门尼斯的破门方式与维耶里做比。两人的左脚轰门都有雷霆万钧之势,但希门尼斯的踢球风格实际上与前辈有所不同:更少依赖力量,更多靠嗅觉与瞬时调整。红黑军团的现代史上,与希门尼斯风格最接近的可能是皮亚特克,甚至连他们来到米兰的方式,都有诸多相似之处:两人加盟时都是23岁,都在赛季的前半段展现出超高的破门效率,替代的都是年过三旬的前皇马和尤文中锋(伊瓜因和莫拉塔),转会费的数额也相当接近(皮亚特克花了米兰3500万欧元,希门尼斯的费用算上奖金,总额与此相若)。
皮亚特克的米兰生涯最终化为一声叹息,但在身披红黑的最初半年里,他真正展现出一名顶级射手的素质,联赛18场打入9球,意大利杯对那不勒斯梅开二度,附送晃过库利巴利轰出世界波的代表画面。整个2018-19赛季,皮亚特克收获了22粒意甲进球,比初登亚平宁的C罗还多一粒,那时候他还穿19号。
“9号魔咒”当然只是个噱头。皮亚特克的光芒转瞬即逝,根本原因在于他不是个只靠单干就能改变战局的超级巨星,而AC米兰在帅位更替、阵容变化和信心缺失的背景下,无法让这名优秀射手发挥水准。类似地,希门尼斯也很难以一己之力击败对手的整条防线,孔塞桑需要为他创造出相对理想的环境。比起6年前的米兰,如今的球队算得上兵强马壮,普利希奇和莱昂、特奥、赖因德斯等人,都可以为希门尼斯输送弹药。
倘若希门尼斯能够像初登米兰的皮亚特克一样,在赛季后半程为新东家打入两位数的进球,这笔交易就已算得上初步成功。作为红鸟时代第一笔金额超过3000万欧元的引援,希门尼斯肩上的责任重大:他的效率很大程度上关乎米兰新赛季的欧冠资格。
说到欧冠,命运还和希门尼斯开了个小玩笑:墨西哥人在联赛阶段对阵里尔的比赛中,为费耶诺德踢了最后一场比赛;仅仅两周后,他就要代表新东家在附加赛对阵旧主。四天后的德奎普球场,等待他的会是掌声还是嘘声?希门尼斯无所畏惧。这个绰号“小宝贝”的年轻前锋,是个名副其实的世界公民:他有巴拉圭和意大利血统,出生在阿根廷,3岁时跟随父亲移居墨西哥,21岁时来到荷兰,又在两年半之后来到了米兰城。是的,他确实是个“bárbaro”——词源学上,它最早的意思是“异乡客”——他明白如何用“bárbaro”的方式得分。
相关阅读:
【在亚洲冬季奥运会上获得1枚金牌、1枚银牌和1枚铜牌。林晓成成为中国顶尖选手,志在冬奥会冠军】